FRIENDLY
友情鏈接
LINKS
資訊中心
NEWS CENTER
頂
薦
魚蛋白價格高低怎么區別?為什么有的魚蛋白能賣這么貴?
分類:
新聞中心
作者:
來源:
2020/06/29 16:55
【摘要】:
魚蛋白在國內應用已經二十多年,前十年不溫不火,從2012年之后大量魚蛋白產品雨后春筍般出現,炒概念、賣噱頭,魚龍混珠,價格也參差不齊,從3000-16000不等,到底價格差別在哪?
一、魚蛋白是什么

魚蛋白,海洋魚蝦加工后的魚類磨碎后,利用自身酶或微生物的分解消化作用,將蛋白質降解成小分子肽類和氨基酸等,魚蛋白主要的營養成分包含不同分子量的多肽、寡肽、游離氨基酸、天然中微量元素、不飽和脂肪酸、有機質及眾多未知生長因子等。
魚蛋白可增加膜脂中不飽和脂肪酸和脯氨酸含量,起到穩定膜結構、提高光合作用等,從而提升農作物的抗寒能力;且魚蛋白為作物提供養分,增強作物長勢,提升抗寒能力。
二、魚蛋白作用
深海魚蛋白因其本身獨特蘊含的營養元素,在農業生產中起到“健康增產核動力”的稱號
1、改善土壤,保持地力常新。魚蛋白營養液施入土壤后,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以魚蛋白等有機物質為載體迅速繁殖,活性可提高十倍以上,使土壤結構得到優化,保肥保水能力顯著提高。如連續使用一到數年,可產生大量蚯蚓,使土壤變得疏松肥沃,改善了土壤生態,調節土壤酸堿度。
2、提高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魚蛋白營養液能調節、平衡植物生長發育,沖施魚蛋白肥后,可以刺激幼苗根系生長,使葉色濃綠,莖桿粗壯,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促進作物提早開花和坐果,有效改善產品品質。
3、增強作物的抗逆能力。魚蛋白葉面營養液噴灑到植物體后,可保護植物體不凍傷。同時葉面噴施又能組織水分散失,增強抗旱性,也對澇害抵抗能力加強,也使病菌和害蟲不易侵入,抗逆性效果明顯。

4、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施用魚蛋白有機液肥可活化土壤,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防止氮磷鉀等元素流失,大幅提高植物對化肥的利用率(可提高10%~30%以上),所以可適量減少化肥的用量,并不會影響作物的產量,還有利于作物品質的提高。
魚蛋白本身有一定抗病蟲害能力,因此可減少農藥用量和使用次數、使用濃度,還具有降解殘留農藥的作用,適宜于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種植生產,有效改善品質。
三、魚蛋白價格區別
1、原料差別
生產魚蛋白的原料有兩類,一類是利用整魚或魚加工的邊角料為主要原料,當然新鮮全魚原材料的產品成本相對要高一些。
另一類是采用飼料生產的壓榨汁水為原料,雜魚雜蝦經過高溫蒸煮,然后機械壓榨,壓榨后的干物質用于生產飼料,壓榨出來的汁水做出來的產品,這一類產品成本比較低,穩定性不是很好,會出現分層或二次發酵脹桶現象。
2、生產工藝差別
生產工藝主流為2種,當然也有人認為是3種,一種是生物酶解(低溫定向剪切酶解),利用特定生物酶在適宜的溫度環境下,進行特定時間的分解,將大分子量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量的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營養成分。
生物酶解生產的魚蛋白多肽、寡肽、游離氨基酸等營養成分無損失、種類保留齊全,但是成本較高。
另一種是化學水解(又叫酸堿水解),酸解魚蛋白中色氨酸幾乎全部被破壞,且絲氨酸、蘇氨酸、酪氨酸大部分被破壞,并且酸解溶液呈黑色,氯離子含量較高,長期使用亦會加重土壤的酸化。


堿解魚蛋白中氨基酸會發生外消旋反應,不易被植物吸收,并且絲氨酸、蘇氨酸、賴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等大部分被破壞,而這些氨基酸對植物有特定的生長調節作用;且生命活性物質如核苷酸、小肽等基本被破壞。
所以化學水解雖然價格低廉,制作方便,但是缺陷也很明顯,同樣制備的魚蛋白,化學水解比酶解的價格和效果相差巨大!
還有一種生產工藝是微生物菌解,利用微生物在適宜的溫度、PH、固液比、含氧量等工藝條件下進行分解,過程復雜,影響因素太多,周期太長,無法實現精準控制,一般不會用作肥料。
3、成品指標
從產品指標數據來判斷魚蛋白品質主要看兩方面,一是分子量分布,另一指標是18種單質氨基酸的總含量及其指標的均衡性。
分子量分布也就是蛋白質分解產物的分子量大?。▎挝唬旱罓栴DDa),分子量越小越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如果酶解程度不夠,大分子的粗蛋白含量較多的話,施入到土壤中會被雜菌污染二次發酵,釋放硫化氫、氨氣等有害氣體,苗期作物容易出現燒苗,溫室棚內使用會出現惡臭氣味。
氨基酸總含量及均衡性是重要的指標,真正酶解工藝生產的魚蛋白,含有18種游離氨基酸(?;撬嵋埠?,沒有檢測),且每種氨基酸指標相對比較均衡。
四、怎么分辨魚蛋白真假
1、聞氣味
魚腥味是騙不了人的,再領先的工藝也不能讓它變成黃豆醬味或者豬頭肉味,魚腥香味十足,發酵酶解香味,不應有臭味和其他刺激氣味,以及其他添加劑的氣味。
2、看濃稠度
濃稠度反映魚蛋白固含量的高低,濃稠度越高,固含量越高,水分越少,酶解程度越高,分子量越小的魚蛋白感官上濃稠度越??;酶解程度不夠的魚蛋白,分子量約大,感官上濃稠度反而會更濃稠,所以感官上的濃稠度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素,并非判斷魚蛋白好壞的絕對因素。
3、看外觀
酶解工藝生產的魚蛋白在未濃縮之前的呈不同程度的黃色(根據固含量不同),濃縮之后呈黃棕色或棕色,不會是黑色。
有許多標榜的所謂“魚蛋白”產品價格千差萬別,從3000-20000元/噸不等,部分小企業做的魚蛋白基本上是購買氨基酸粉或者黃腐酸發酵液勾兌,為追求效果,甚至加入調節劑,這種產品從成本上就比正規生產要低得多。